区域经济主题

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深汕合作区概念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深汕合作区概念?

  深汕特别合作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汕尾市海丰县西部,西、北部与惠州市惠东县接壤,南临红海湾,处于广惠高速、深汕高速、324国道厦深铁路交汇点,合作区规划范围包括海丰县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镇,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规划控制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1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42.5公里,区内常住人口为7.1万人 。特合区的合作期限为30年,从2011年至2040年止。

  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为省委、省政府派出机构,享有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委托深圳、汕尾两市管理,深圳市主导经济管理和建设,汕尾市负责征地拆迁和社会事务 。

  深汕特别合作区前身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位于汕尾海丰县鹅埠镇,是经省政府批准认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由汕尾市政府和深圳市政府共建 。

  2011年2月1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批复《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基本框架方案》,正式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 。

  2011年5月21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将“中共深汕特别合作区工作委员会”、“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牌子授予深圳、汕尾两市,合作区正式运作 。

  自2011年5月授牌成立以来,由于规划未明确、体制未理顺等原因,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发展一度停滞,直至进入2014年,各项工作才得以全面展开,尤其是2014年11月《深汕(尾)特别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出台后,深汕特区的发展驶入快车道,签约项目和社会资源加速入驻,市政道路、供水、供电等基本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

  2015年7月23日召开的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东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服务规定》。这部省政府规章是全国首个省级合作区的立法,同时也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的基本大法。该《规定》的出台,意味着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法律地位正式确立,履行职能从行政授权转化为法律授权,行使地级市管理权限从此有了法律依据

  深汕合作区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是哪几只?

  深汕合作区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 深物业A、 深赛格、 金新农。

  深汕合作区概念上市公司一共有多少家?

  深汕合作区概念一共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1家深汕合作区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所交易,另外10家深汕合作区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深汕合作区概念股有哪些?深汕合作区概念股一览

  深物业A(股票代码:000011)  深赛格(股票代码:000058)

  金新农(股票代码:002548)  深振业A(股票代码:000006)

  瑞和股份(股票代码:002620)  深高速(股票代码:600548)

  万泽股份(股票代码:000534)  天威视讯(股票代码:002238)

  盐田港(股票代码:000088)  粤电力A(股票代码:000539)

  东方锆业(股票代码:00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