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烟民每抽一根烟,都是在为半导体、大飞机等国家战略产业做贡献。

  这可不是什么噱头。事实上,在这些国家战略产业背后,常有中国烟草的巨额投资,而烟草投资的钱,正是来自数亿烟民。

  当然,这不是为吸烟找借口,吸烟有害健康,这是全球共识,而让不少人意外的是,在烟草等行业之外,还有一股强大势力。既能赚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钱,又能积累巨额税收,为国家战略产业乃至为军费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这股“强大势力”,就是中国互联网企业。

  说到中国互联网企业,我们都习以为常,有时甚至因为太常见而低估它们,但其实,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后,它们变得异常凶猛,不只在国内,还大有“杀伐全球”的霸气。

  最近广受关注的一则新闻是,美媒《华尔街日报》发文称,今年3月的前三周,美国应用商店中App下载量TOP5,前4个均来自中国互联网企业。

  具体而言,这4个中国应用分别是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海外版剪映CapCut、海外版douTikTok和跨境B2C互联网企业Shein。

  且不说4个中国应用在美国应用商店强势霸榜,仅就应用软件最早起源于美国,且美国互联网生态不可一世来说,是不是带给人一种“偷家”的快感?

  中国应用如此彪悍,美媒也没忘记深入探究,最后分析认为,秘诀不仅是算法的运用,“更在于中国企业在本土‘残酷竞争’中培养出的专业素养、内部机制和营销手段等”。

  更关键的是,中国互联网企业高举高打,不只是玩转流量游戏,更是背靠中国制造,在美国加速进击。

  这首先是因为,三年前,美国和加拿大就有3.29亿网民,网民规模占地区总人口的渗透率达94.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同时,这里的网民消费能力也很强,B2C市场也特别活跃。

  从出口目的地的角度看,北美地区(主要包括美国、加拿大)是成熟度最高的优质目标市场,堪称不可多得的“超级肥肉”。

  这么一块“超级肥肉”,有能力吃到更多肉的,还得是咱们中国互联网企业。

  美媒坦承,在美国通胀高企的背景下,Temu和Shein“砍掉中间商”换来低价的做法越发受到美国消费者的青睐,其还举例说,“Temu上售价不到2美元的有线耳塞或狗链可谓是很有吸引力”。

  从渠道的角度看,Temu、CapCut、TikTok和Shein,还包括阿里旗下速卖通等,都是中国产品走进北美市场、走进全球市场的高能级通道。

  顺着这些通道,来自珠三角的电子产品、家具、厨卫、灯具、玩具等,来自长三角的服装、家电、五金、文具等,来自中国其他更多区域的海量产品,源源不断对外出口,赚得盆满钵满。

  4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外贸数据,中国出口大超预期。

  3月份,以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4.8%,3月贸易顺差881.9亿美元,预估顺差400亿美元。一季度,中国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外贸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

 这之中,义乌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案例。

  义乌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2年,仅仅是对北美市场,义乌进出口总额就达到586亿元,同比增长33.94%;对北美出口557.86亿元,同比增长31.38%。其中,对美国出口535.5亿元,同比增长32.68%,美国由此保持出口第一贸易国。

  美国人对义乌商品之热爱可见一斑,而现在中国互联网企业霸榜美国应用商店,包括义乌商品在内的中国制造无疑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广的范围流向美国。

  与此同时,是整个跨境电商“大盘”规模的跃升。

  官方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对此,媒体直呼:“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通过跨境电商进入国际消费品市场。”

  从美国等发达国家赚钱,从全球市场赚钱,中国互联网企业不但自身快速发展,还和千千万万中国企业一起,在发展中为国家缴纳、积累更多税收,国家战略产业乃至军费增长因此有了更多保障。

  而后者的保障,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国家实力,反过来又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换句话说,中国互联网企业出海,是在为国力做“加法”。

  此前有报道称,中国2023年国防军费预算增长7.2%。有网友看到中国应用在海外表现抢眼,直言:“目前这情况,中国军费应该大力增加。”

  还别说,霸气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让美国人欲罢不能,可以带动中国产业,但是直接军费增长恐怕还不行。不信,去看看,这些靠百亿补贴补贴美国“穷人”的App,盈利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