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节后这两天A股表现一般,但金融股却大放异彩,在沉寂了好些年后,金融股这棵“铁树”当真要开花了?

证券板块5连阳,银行股继续走强:

近4个交易日,银行指数也连续收阳,累计涨幅为4.7%。

5月5日周五,证券板块高开高走,盘中最多时涨近3%,至收盘时仍上涨0.99%。

事实上,自2022年11月初A股开启新一轮反弹以来,证券板块便一路震荡走高,迄今累计涨幅为17%。而4月26日以来,证券板块走出一波5连阳,累计涨幅为6.43%。

金融股为何大涨?

对于金融股的集体强势,从目前的市场解读来看,都是有其各自的内在逻辑:

拿强势的券商股来讲,不少机构认为,投资者正在对券商一季报的优秀表现给予正面回应。数据显示,43家上市券商2023年一季度全部实现盈利,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29.7亿元,同比增长85.5%。其中8家扭亏为盈,16家净利润同比实现翻倍或以上增长。

再看持续走高的银行股,业内认为有六点利好:一是规模增长和其他非息收入改善对冲息差下行压力;二是一季度贷款投放实现“开门红”;三是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四是息差将进入全行业逐步企稳、部分高弹性银行率先回升的新趋势;五是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六是其他非息收入表现好于预期。

而就保险股来讲,近来板块强势的原因,在业内机构看来,主要是保险负债端拐点确认,而估值尚在底部、机构持仓历史最低。上市保险公司一季度数据无论是NBV增速还是净利润增速以及COR水平,均好于市场预期。以NBV增速为例,过往三年连续-20%至-30%,今年初预期2023年收窄至小幅负增长或小个位数正增长,而当下预期全年有望两位数增长。

金融股有望持续?

虽说近来金融股整体有了不小幅度的上涨,但着眼将来,不少机构仍然认为总市值超过16万亿元的金融股(银行、券商和保险)依然有上行空间。

2023年随着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逐步减弱,实体经济回暖有望加速,有效信贷需求将逐步恢复,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近十年来的低位,经济回暖+政策利好有望推动银行估值修复。

有机构看好银行股。一季报行业盈利增速低点确认,主要受资产重定价以及居民端复苏低于预期的影响。展望后续季度,国内经济向好趋势不变,在此背景下,居民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的修复仍然值得期待,成为推动板块盈利回升的催化剂。考虑到当前银行板块静态PB仅0.58x,估值处于低位且尚未修复至疫情前水平,在后续盈利有望逐季修复的背景下,当前时点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提升。

也有机构则看好保险板块。保险一季报整体超市场预期,新会计准则应用和权益市场同比改善驱动净利润同比高增,新业务价值增速如期转正,行业拐点确立,二级市场也给予了积极定价。“展望二季度,保险资产和负债端景气度有望延续,政策面偏暖,一季报净利润增速超预期催化短期行情,而高盈利弹性和较低的机构持仓将继续利好保险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