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及各地监管分局一连公布多张罚单,罚单主体涉及约15家银行、信用社,合计处罚金额超4500万元。而2023年多次收到罚单的浙商银行,不出意外又有三家分行出现在受罚名单里。

其中,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因“国内信用证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宁波监管局罚款50万元,一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浙商银行连云港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尽职被罚款30万元,一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5万元。

三家分行里,罚没金额最大的当属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海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浙商银行因存在“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一共被罚没1734.5万元。另有13名相关责任人被罚,其中,责任人之一的时任浙商银行原行长顾清良还被终身禁业。

值得注意的是,顾清良早在2020年便已落马,并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而此次罚单,再一次让顾清良利用职权之便操控人员晋升等事实回到大众焦点,再次揭开了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较为不足的内控监督。

顾清良已判刑,负面影响却持续至今

根据顾清良的落马时间,可以推断该罚单涉及的违规行为,并非发生在近期,更有可能发生在2018年末顾清良被免职之前,而仅这一项违规就罚款上千万且有13名责任人,其中原因或许是不正当手段吸存放贷的违规行为持续时间长、对分行本身的负面影响较大。

从罚单的相关责任人来看,除了原行长顾清良,还有时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刘德生、时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兼风险监控官周步飞、时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跨境零售部、小企业业务一部客户经理韩凌伟等等。这些责任人分散在涉及跨境零售、小企业、个人银行、财富管理等多个相关业务部门,同时也意味着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内部有多项业务或许都存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情况。

若说中小银行揽储压力大,急于通过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或者发放贷款是说得通的。但浙商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行,也被抓住不正当手段吸存放贷的行为,与上海分行自身的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上海分行作为浙商银行总行直属的一级分行,是浙商银行于2007年设立在金融中心上海的重要一子,开业时间早于北京分行、杭州分行和南京分行。但同时,上海银行众多,竞争相对激烈,截至2019年末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的资产规模仅有763.9亿元,远不及前面三家分行。即便是顾清良落马后,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的资产规模在3年半里增加了80.41%,2022年6月末规模有1378.16亿元,但也并未与北京分行、南京分行、杭州分行缩小差距。

另外,这不是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第一次收到监管罚单。天眼查显示,2020年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因“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被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第三税务分局罚款6万元。

2020年9月,浙商银行总行接到一张1.012亿元的天价罚单,31项违法违规事实中,第三项违规事由便是“对上海分行理财业务授权混乱”,同时,时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作为相关责任人被罚款30万元,时任浙商银行金融同业部上海分部总经理于洋、副总经理叶琳、吴婷,都对此负有责任,各自被罚款10万元。

从罚单内容及时间方面来看,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的内控问题几乎都是“旧疾”,而这些罚单里至少有2张都与顾清良有明显的关联,却需要由上海分行现任领导班子为其买单。那么顾清良担任上海分行一把手时,究竟做了些什么,以至于影响如此“深远”?

资产规模增长放缓,内控需优化和加强

浙商银行正式成立于2004年8月,顾清良则算得上浙商银行的“元老”。相关信息显示,顾清良2004年起担任浙商银行总行市场拓展二部总经理;2007年5月-2010年就任浙商银行西安业务部总经理,以及浙商银行西安分行行长;2010年5月,顾清良又担任总部的资金部总经理;2013年8月担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主要负责人,之后顺理成章成为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一直履职到2018年12月才被免职。

在进入浙商银行任职系统的第二年,即2005年起,顾清良就开始收受贿赂,在提供贷款等方面为部分公司谋取利益。此后,在资金部总经理、上海分行行长的职位上,顾清良也多次受贿,内部操控职位晋升与工作变动,10余年里一共收受贿赂款物折合约1242万元。

而在顾清良就任上海分行行长时,通过向其行贿谋取利益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内部员工,包括浙商银行上海分行陆家嘴支行行长孟某、浙商银行上海分行机构信贷部总经理吴某等,将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的内控管理“窟窿”暴露无遗。

浙商银行总行设立在杭州市,与上海分行同处于长三角地区,上海分行几乎算得上在“眼皮子”底下,顾清良却可以妄为多年,且上海分行行贿员工在顾清良落马后依然在任,都让外界对浙商银行是否有效进行内控监督产生质疑。

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目前在上海地区有12家分支机构,截至去年6月底,资产规模为1378亿元,在浙商银行内,仅次于杭州分行、北京分行、南京分行,相较于2022年底1333亿元,去年上半年仅增加45亿元,呈现出增长放慢的态势,增长幅度远不如南京分行。这可能意味着,原南京银行行长林静然上任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后,对业务策略进行了一定程度调整。

除了上海分行这张罚单,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因为信用证业务违规收到罚单,也反映出浙商银行在内控监督方面有所欠缺。

浙商银行的表外业务整体规模比较大,表外风险敞口和信用风险本来就较高,其中开出信用证业务规模更是仅次于承兑汇票,是规模第二大的表外业务,截至2023年6月的信用证余额为2156.48亿元。此情此景下更应该重视信用证业务的合规性,但浙商银行宁波分行的国内信用证业务却被发现存在“贸易背景审查不到位”的情况,给该行的表外信用证业务带来一定风险。

支付30亿已超1年,购楼后蹊跷不住不搬

上海分行除了一系列违规之外,还有购楼疑问待解。2022年3月29,浙商银行宣称基于上海分行业务发展、人员队伍扩大,及总行在沪机构、子公司布局和长远发展的考虑,计划投入30亿元左右在上海买楼,作为上海分行、总行在沪机构及子公司的办公大楼。经多次现场勘察、比选,决定购入位于浦东新区浦东大道1500弄1号绿地创驿大厦,资产包括约5.7万平方米的A塔楼、280个停车位及C裙房使用面积约560平方米的10年使用权,估值和交易花费总额约为30亿元。

次日2021财报发布后,浙商银行董事会审议决定2021年度不分红的议案。要知道,当时浙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还相对吃紧,副行长刘龙特意解释,浙商银行在上海有分行,发展态势较好,并且批筹了资金营运中心正在筹建过程中,希望在上海有固定办公场所,在优惠政策、市场机会都较好的情况下,经过综合考量决定购买房产。

同时,浙商银行的公告还强调开发商正在办理竣工备案相关手续,预计2022年5月30日前交付,而且是精装交付,将作为办公大楼使用,C裙房区域则将作为上海分行的营业厅。

但直到2022年6月底,这份房产似乎并没有被浙商银行付款,也没有体现在固定资产当中,直到下半年,浙商银行的房屋及建筑物资产才增加了28.85亿元资产,使用权资产增加了5.79亿元,可以判断下半年已完成买楼。从预计的交付时间到如今,已经过了一年半,即便从交割期算,到现在已经超过一年了,排除不可抗力,也早就应该竣工交付了。

耐人寻味的是,浙商银行上海分行的注册地址至今仍旧没有迁移到绿地创驿大厦,依然还在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567号,使用的还是一、二、三、十三、二十四楼。浙商银行上海的其他分支机构也没有入驻到绿地创驿大厦,目前浙商银行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分支机构有上海自贸试验区支行、陆家嘴支行,办公地址分别是浦东新区世博馆路50号鲁能国际中心A座1-2楼和浦东新区张杨路648号,另外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229号世纪大都会 1座12层资金营运中心在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229号世纪大都会一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229号世纪大都会。

目前挂在房天下网站的资料显示,绿地创驿大厦正在整栋出售,面积为1.4万平米、底层,总价8.4亿元,不过具体情况未明。另外在短视频平台上,还有人发布了绿地创驿大厦招商信息,不过在工商网站上,至今尚未有企业在绿地创驿大厦所在的地址注册。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月,绿地创驿大厦项目存在土地及在建工程抵押情况,抵押权人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闵行支行,抵押担保范围为11.75亿元。而负责开发绿地创驿大厦的开发商上海地产星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2023年9月连带上海地产集团、上海城投、绿地建筑、绿地地产,一并被上海望镛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一纸诉讼要求支付建设工程施工费用,而开庭法院就是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从股权关系和过往交易来看,同时与上海地产、星弘房地产和绿地地产交集的项目只有绿地创驿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