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玉乔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

在医药行业,医药商业就相当于独立的经济部门,是负责联接医药生产和消费终端的中间纽带。

2023年一季度,A股(申万行业)医药流通行业共有32家上市公司,其中24家医药流通企业、8家线下药店。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今年一季度这32家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总收入9371.21亿元,同比增长8.62%;归母净利润184.46亿元,同比下降6.56%。

在这32家公司中,收入最高的为上海医药,一季度创造了662.26亿元的营业收入,这之后是九州通,营业总收入达420.93亿元,这两家公司在医药商业行业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此外,还有6家公司在收入端产生下滑、7家公司的利润端出现了负增长;其中塞力医疗、国发股份、荣丰控股3家公司处于净亏损状态;同时,达嘉维康是32家同行中唯一一家增收不增利的公司。

而从近五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这10家公司的盈利表现中,上海医药增长稳定、九州通今年一季度增速加快;瑞康医药的变动则最大,2022年净亏损18.32亿元,在医药商业行业中亏损金额最高。

上海医药业绩稳增

2023年一季度,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662.26亿元,同比增长16.39%;归母净利润15.18亿元,同比增长21.31%。

不过上海医药并不仅仅依靠医药流通创收,同期旗下医药工业(医药制造)板块创造销售收入78.01亿元、医药商业板块创造销售收入584.25亿元。

通过工商一体化的商业模式,上海医药能够实现自研、自产、自销,长期来看盈利能力十分稳定。

不过上月底,上海医药旗下独家产品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传来降价消息,甘肃、山西、江苏、四川等多省发布通知,该产品挂网价从2303元调整为270元,降幅达88.28%。

根据年报,2022年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实际采购量为71.6万瓶,贡献了16.49亿元的销售收入。不过据目前上海医药的回应,该单品对2022年集团的利润贡献没有重大影响。【1】

九州通盈利快速增长

2023年一季度,九州通营业总收入为420.93亿元,同比增长19.75%;归母净利润5.61亿元,同比增长24.06%。

财报显示,九州通除医药分销业务外,总代品牌推广、医药新零售与万店加盟、三方物流等新兴业务均实现大幅提升,促进了业绩指标的超预期达成。

纵向来看,今年一季度九州通医药分销业务同比增长17.60%;总代品牌推广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3.99%、毛利额增长92.78%;医药零售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2.24%、毛利额增长68.33%;三方物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36.99%、毛利额增长55.75%。

主营业务、多个板块均保证稳健增长,带动了九州通业绩回温、盈利能力快速增长。

达嘉维康增收不增利

2023年一季度,达嘉维康的营业总收入为8.77亿元,同比增长39.72%;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下降19.64%,是医药商业行业中同期唯一一家增收不增利的上市公司。

近五年来,达嘉维康的盈利(归母净利润)能力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收入段的增长却比较稳定。

今年一季报中,达嘉维康仅对于收入增长的情况做出了说明,主要是新引进了新产品分销项目带动销售收入增长,但并未对利润的变动做出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达嘉维康的营业成本率很高,今年一季度,其营业总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达97.38%,净利率仅为2.16%。

此种情况下,7月4日达嘉维康宣布要以2.51亿元收购银川美合泰100%的股权,增值率达到2707.55%,用以扩展宁夏市场、加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不过,这一收购行为受到了深交所的关注,要求其说明在未签订对赌协议的背景下,交易是否涉嫌利益输送,是否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2】

塞力医疗利润降幅行业最高

2023年一季度,塞力医疗营业总收入为4.44亿元,同比下降23.29%;归母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下降170.37%,在32家医药商业上市公司中降幅最高。

塞力医疗称,公司处于推动传统医疗供应链服务向医疗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战略转型时期,选择性终止部分IVD业务致使收入下降9554万元;2022年转让间接控股子公司淄博塞力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故2023年一季度不在合并范围内,导致收入同比减少2872万。

收入端下降1.34医药导致净利润下降,此外,受到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的影响,IVD业务及单纯销售业务毛利率下降3.17%。

注解与参考:

【1】《上海医药旗下独家品种大降价:2303元降至270元单价打一折》,来源:红星资本局

【2】《关于对湖南达嘉维康医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来源:深圳证券交易所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蓝筹企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