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可蓝多自2022年起业绩严重下滑,产品食安问题突出,近30亿元募投项目延期。

近日,“奶酪第一股”上海妙可蓝多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妙可蓝多,600882.SH)旗下妙可蓝多奶酪棒频繁被消费者投诉出现变质情况或有异物,妙可蓝多奶酪棒为妙可蓝多的明星产品,儿童为其核心目标人群,产品销量持续走高的同时,近几年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食安问题议论纷纷。

2018年,国内奶酪市场处于空白时期,妙可蓝多依靠洗脑的广告神曲为消费者植入“奶酪被称为奶黄金”、“奶酪就选妙可蓝多”等概念强化其种类地位,2018年-2021年,妙可蓝多的业绩迅猛增长,引来了内蒙蒙牛的入驻,然而其他奶酪品牌的迅速崛起不断分割妙可蓝多已占据的消费市场,2022年起,妙可蓝多出现下滑,2023年底,妙可蓝多的募投项目又因产品产能和市场需求情况延期。公司产品的食安问题难以解决?妙可蓝多的业绩下滑何解?

针对上述情况,发现网向妙可蓝多发送采访函请求阐释,但截至发稿前,妙可蓝多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食安问题仍层出不穷,售后处理速度较慢

公开资料显示,妙可蓝多的主营产品包括原制奶酪、再制奶酪、液奶等,拥有“妙可蓝多”“广泽”“澳醇牧场”等国内品牌,其中“妙可蓝多奶酪棒”以其奶源优质、钙质丰富、多种口味选择等特点成为明星产品。

1月5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一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线下超市购买的妙可蓝多奶酪棒打开有毛发异物,消费者要求妙可蓝多按照食品价款十倍来赔偿。

截至1月18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搜索“妙可蓝多”共出现166条投诉中包含此搜索词,其中消费者绝大部分的投诉内容都为妙可蓝多奶酪棒出现变质情况或打开后发现异物(如毛发、虫卵、塑料等),导致小孩子吃完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业内人士表示,食品中出现变质、异物等情况,还因此付出了健康代价,消费者的心理并不好受,而妙可蓝多的售后服务也令消费者更加不满。

发现网发现,妙可蓝多商家对于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处理效率不高,从2023年11月到目前的11条投诉都为“处理中”的进展,其中有8条的投诉进展停留在“黑猫消费者服务平台已分配妙可蓝多Milkground”的状态,1条投诉表示“已经达成一致,撤销投诉”,有2条投诉中消费者补充投诉表示问题还未解决。

(图源:黑猫投诉)

其中一条还未解决的投诉为,2023年12月18日,消费者投诉称自己在拼多多买菜平台购买妙可蓝多3袋,孩子吃了后头晕呕吐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后来消费者找拼多多客服,最后售后专员说商家赔付200元,消费者不同意,已经举报到长宁区监管部门。最后妙可蓝多奶酪棒客服让消费者把3支奶酪棒邮寄到他们公司,2023年12月20日已经显示签收,截止到2023年12月26日,也没有消息,消费者自己留了2支,且联系了质检部门。

也就是说,妙可蓝多的售后处理流程一般为先与消费者商量赔付,若消费者不同意则会让消费者将问题产品寄到公司,但是产品寄出之后的质检报告等相关结果消费者并未获得,妙可蓝多的产品究竟为何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也无法得知。

(图源:黑猫投诉)

2018年,妙可蓝多奶酪棒上市,自从2021年妙可蓝多被曝出“奶酪棒惊现小黑点”后,关于妙可蓝多食品质量安全的话题层出不穷,而两年过后,妙可蓝多的产品质量仍然频繁被消费者质疑。

业绩出现拐点,近30亿募投项目延期

妙可蓝多官网显示,公司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一支奶酪棒的上市要经过25道工序,102个质量监测点,215项监测内容。

妙可蓝多的奶酪棒变质尚且可以用产品在代理商运输过程中未注意低温保存来解释,而经过如此严密的生产和质检流程,为何成品还会频繁被曝出存在异物?妙可蓝多的品控问题为何总是不能保证?

食品安全问题一向为消费者所关注的敏感点,而妙可蓝多的明星产品为奶酪制品,奶酪由于含水量高,若是不低温存储容易使其发生变质等情况。另一方面,奶酪棒的首要受众人群为儿童,这也是得妙可蓝多更加被消费者所关注的一大原因。

2016年,妙可蓝多确立了以奶酪为核心的业务方向,2018年妙可蓝多推出明星产品妙可蓝多奶酪棒后,2019年发布改编自儿歌《两只老虎》的广告,2020年,妙可蓝多选择孙俪为品牌代言人加强品牌影响力,以“奶酪就选妙可蓝多”一句广告语强化其品类地位。

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22年,妙可蓝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2.05亿元、3.59亿元、7.1亿元、11.59亿元、12.19亿元,持续走高,而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0.14亿元、0.22亿元、0.39亿元、0.4亿元、0.51亿元,不足营销费用的零头。

依赖持续不断地营销,妙可蓝多的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2.26亿元跃到2022年的48.3亿元,5年内增加了近3倍,归母净利润从0.11亿元增至1.35亿元,增长10倍。

然而从增速上看,2018年-2021年,妙可蓝多的业绩增速十分喜人,但2022年妙可蓝多开始失速,当年营业收入仅增长7.84%,归母净利润下滑了12.32%;2023年三季报显示,妙可蓝多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75亿元,同比下降19.69%;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76.42%。

(图源:wind)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内蒙蒙牛看好妙可蓝多在奶酪市场的强劲发展,入股妙可蓝多。2021年,妙可蓝多向内蒙蒙牛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亿股,每股发行价为29.71元,募资29.99亿元建设“上海特色奶酪智能化生产加工项目”、“长春特色乳品综合加工基地项目”及“吉林原制奶酪加工建设项目”。

2023年12月19日,妙可蓝多宣布上述项目延期一年,上海和吉林的项目延期至2024年12月,长春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项目延期原因为后续建设过程中,宏观环境对居民消费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妙可蓝多先后调整优化各项目产品细分品类,重新规划生产设施布局,并结合产品产能和市场需求情况,主动控制建设进度。

(图源:公司公告)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延期证实了中国奶酪市场随着入驻商家的增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而百吉福、妙飞、奶酪博士等品牌奋起直追,已经对妙可蓝多造成冲击。妙可蓝多若不尽快推出下一个“爆品”,食品安全问题不加以解决,或许将会流失掉更多拥护者。

(记者罗雪峰 财经研究员 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