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国银河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披露其2023年年中业绩。这是银河资产自2021年开业以来首次公布其经营与管理数据。

从业务构成来看,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是银河资产的立身之本。

自2021年1月9日至2023年6月30日,银河资产化解金融风险规模突破230亿元,今年上半年化险总量约81亿元,合并口径资产总规模131.3亿元。

其中,金融类不良资产业务不断壮大,银河资产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总量27.02亿元,先后收购青岛农商行、广州银行等机构不良债权,提前完成公司2023年压降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规模年度目标。

资本市场业务是银河资产的新增特色业务,目前体量较小仍处于起步阶段。

据悉,银河资产向资本市场累计投入金额6.42亿元,主要通过债转股等模式化解上市公司的违约债券风险。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银河资产2023年上半年共收购中小微企业不良债权75户,化解中小微企业风险资产规模50.22亿元。

在服务重点领域发展方面,银河资产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山东等地区实现主业落地,上半年累计化解重点区域金融风险39.29亿。

投行化手段化险

从经营业务范围来看,银河资产与其他四大AMC并未有明显区别,但其从主业延伸出的债转股业务、违约债投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都凸显出明显的证券化特征。

从银河资产的前身——建投中信的角度来看,银河资产的“证券化”属性更明显一些。

建投中信成立之初是为承接和处置原华夏证券重组后遗留的应收账款。当时,建投中信第一大股东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70%)、第二股东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

反观其他四大AMC,成立之初专为承接处置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其商业化更多的是为政策目标服务。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银河资产拥有证券业的优势,未来将着重于证券市场不良化解,有别于其他四大AMC的发展历程。

证券不良处置的市场逐渐壮大,未来会是银河资产的一大优势。

自2021年开始,房地产行业的违约风险逐渐加剧,延伸至产业链中的配建筑业与金融机构。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与地产相关主体的违约规模占总体违约的91%。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的中小型以及地方AMC公司本身就是为了项目纾困而成立的,对集团规模的大型坏账无能为力。

另一方面,其他四大AMC公司近期的业绩也较为惨淡。以华融资产2022年的业绩为例,其在2022年因为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等主要原因亏损275.1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华融2022年收购处置新增303.82亿元,较上年增长4.9%,换句话说,收购处置类业务愈多亏损愈大。因此,其他四大AMC也预计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去承接证券领域的坏账与不良业务。

2021年,银河资产率先以投行化手段化解公开市场债券违约风险。

据悉,在巴安水务发生债务违约后,银河资产采用“投资+投行”的业务模式,利用“场内收购+场外债务重组+债券摘牌”的交易方案将债券投资人与上市公司的直接冲突化解。并联手拟控股方——山东高创,通过为其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推进上市公司实质性重组、风险化解。

从会计角度而言,所有的不良资产业务都离不开坏账与资产损失两方面,纾困的本质也是将坏账损失出表与资产重租,银河资产的券商背景或许会在处理不良资产中有新的方法和路径。

持续经营仍是必修课

此轮不良资产周期尚未停止,越来越多的市场机构加速入场,不良资产的处置也面临一些痛点和难点。

无论是“主力军”——全国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地方军”——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其他市场机构,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全国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面临着一些压力,包括流动性压力、风险控制能力压力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等。

不良资产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处置端面临的困难自然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带来较大的资金和流动性压力。

此外,万亿元级别规模的不良资产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市场机构进入,初涉市场缺乏经验和理性,致使前些年个别机构非理性抢购资产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加剧。

从目前的五大AMC的业绩披露来看,长城资产与中国华融自身的不良资产规模较大,急需“瘦身”缓解自身压力。

其中,中国华融2022年报显示,有息债务合计达到8383.30亿元。虽然债务额度比2021年年报中的万亿有息债务有所减少,但依然高企。

东方资产更加重视中小银行改革,不过对于房地产的纾困工作依旧是重点。中国信达则在金融不良资产收购层面持续加码。

银河资产的战略风格稍有不同,主推投行化业务来处置不良资产,并强化“研、投、管、退”全流程能力。

根据中国东方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能力与资源整合能力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不良资产主业方面需要重点提高的能力。

提高不良资产管理处置能力,要求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对不良资产债权时效、抵(质)押担保权利等日常维护管理基础上,以经营的眼光发现蕴含在不良资产中的资产价值,对优质资产主动管理,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回收效率。

资产管理公司原来就有投资地产项目,随着这一轮地产的下行和暴雷的出现,大几率会出现各类问题。

如何修正传统处置类业务的弊端是值得思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