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近两年来,普惠保险发展风头正劲。特别是以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著称的惠民保,在社会上探讨不断,给各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普惠。

惠民保快速发展之时,2022年1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目标,到2025年,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备,保障范围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人均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满意度有效改善。

政策引导之下,保险业开始积极探索普惠保险的精细化开发,分人群精准画像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近日,上海保险码就推出首个专属定制化普惠产品——“随申飞”公共交通意外险。

作为定制化普惠保险产品,“随申飞”的亮点在何处?站在行业维度看,意见稿落地一年来,普惠保险又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打造一站式平台

上海深挖普惠保险

如果说深圳是普惠保险的先行者,率先推出了首个惠民保雏形产品,那么上海则是战绩最辉煌的那一个。“沪惠保”一期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之最后,二期也毫无悬念地刷新“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续保纪录。

但这并未让上海停下创新的脚步,借着普惠保险的发展东风,上海又推出“保险码”项目,这一惠民平台将普惠保险作为服务市民的有力抓手,不仅能够提升市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也将促进普惠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A智慧保』注意到,上海保险码平台于2022年底正式上线,是一款面向上海“保民”的可实现通保、通赔等功能的一站式数字化综合保险服务平台。该项目由原上海银保监局指导(现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推动,上海保交所、中国银保信、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牵头,整合行业力量共同建设完成。

去年年底,保险码一期上线了“一码通查”和“一码通保”等功能,主要是支持查询个人名下保单以及选购普惠保险产品,主打增强普惠保险服务的便利性。

今年10月,保险码二期功能发布:在“一码通保”中新设了“医保个账专区”,这个专区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上海居民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主打让医保卡里的“小钱”撬动百姓健康“大保障”,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在“一码通赔”中上线了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免材快赔”,大大提升理赔便利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产品方面,可以查询发现,目前上海保险码的“医保个账专区”已经上线了“交银防癌”、“沪儿保”和“药安心”三款健康保险产品,分别涉及癌症医疗、儿童医疗费用和特药保障,有效提升了特定细分人群投保普惠保险的获得感。

除此之外,上海保险码平台已经出现20余款保险产品,覆盖重大疾病保险、防癌险、百万医疗险、两全险、养老年金、终身寿险、意外险等多种类型,产品库日益丰富。

可见,上海保险码正成为当地市民选购普惠保险的一站式平台,并以此为载体,将上海地区的普惠保险市场做深做细。

原上海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也曾介绍,将继续指导完善上海保险码平台,根据百姓需求与行业诉求,不断优化平台服务,探索加载更丰富的保险功能与应用场景,推动更多数字化、差异化的普惠型保险产品上线,为全国普惠保险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上海样板”。

上线首个定制普惠险

“随申飞”普在哪?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上海保险码又添一新品,推出了“随申飞”公共交通意外险,与其他产品有所不同,这是该平台推出的首个专属定制化普惠产品。那么,“随申飞”到底有哪些看点,普惠含金量有多高呢?

据了解,“随申飞”是在金融基础设施——上海保交所交易组织功能发挥下,由众安保险、工银安盛人寿、安联人寿、交银人寿、太平人寿5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是专属于上海保险码的普惠保险产品。

从产品责任看,“随申飞”只面向特定公共交通意外,覆盖场景包括乘坐民航客机、客运火车、地铁、客运汽车、出租车、网约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虽然全年不限出行次数,但只保障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不包含意外医疗保障。保障责任分为“经济版”和“优享版”两档,保费分别为39元/年和66元/年,区别在于后者的保额是前者的2倍。

图片

其实,单从价格的角度看,每年39元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以某保险公司推出的某款网销综合意外险为例,每年96元的价格,可以获得30万元意外身故伤残保障、2万元不限社保范围的意外医疗保障,除此之外,还有100万元航空意外、30万元火车轮船意外保障、15万元汽车及非营运汽车额外赔付、20万元急性病身故保障、9万元自行车意外保障、2000元骨折脱臼、15万元伤残失能保险金等。

与这份保障内容丰富的网销综合意外险相比,“随申飞”的保障似乎显得十分单薄,因为不限意外事故来源的综合意外和不限社保范围的意外医疗费用保障,其实才是意外险中最具含金量的。

“随申飞”中保额最高的要数飞机意外身故伤残保障,但这个保障也并没有那么抢眼,目前市场上一份保额50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一年保费只需25元。

不过有一点值得关注,跟商业意外险相比,“随申飞”的适用人群更广,它不限职业,高风险职业也可以投保;对年龄的覆盖面也更宽,出生30天到65岁均可投保,而一些高性价比商业意外险,大多只覆盖到55岁或60周岁,且有大数据投保拦截,会限制部分人群投保。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随申飞”又有更普惠的一面。

作为首款专属定制化普惠产品,“随申飞”可能还不够“完美”,但在普惠保险探索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上海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险企抢占细分赛道

融入惠民工程乃大势所趋?

事实上,从当前社会对保险保障的需求来看,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水平亟待提升,同时老年人、儿童、妇女、慢病人群等特定风险群体的保障力度也显著不足,而这将是普惠保险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

2022年12月,原银保监会下发了上述意见稿,文件首次阐述了普惠保险的内涵和范围。明确普惠性质的保险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小微企业提供的公平可得、保障适度、保费较低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专属普惠保险主要指对社会保险保障不足、商业保险覆盖空白领域,面向特定人群或特定风险群体而开发的普惠保险和服务。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表示,普惠保险简单来说就是既要“普”也要“惠”,在扩大保险人群覆盖面的同时,切实提升对人民群众的保障与服务水平。

从行业主体的探索实践来看,目前不少保险公司已围绕细分特定人群的保障需求及商保空白领域,推出不同类型的普惠保险产品。如中国人寿就通过加强与妇联、老龄办、残联、计生协会等合作,发展满足老年人、残疾人、计生家庭等特定群体的普惠保险产品,目前已惠及全国近5400万人。

此外,众惠相互与多家险企联手共保的卡友保,主要针对货车司机群体,围绕货车司机的保障需求提供住院医疗险、意外险和健康风险等保险保障;由北京人寿参与承保的“爱她保”主要针对女性群体,承保范围包括女性常见的肿瘤、原发性特定恶性肿瘤及少儿罕见疾病等。

除了关注健康保障需求外,今年以来还有多个地区接连推出普惠型家财险,如北京首个城市定制型家财险“京城好房保”、南京市的新型家财险“金陵好房保”、上海推出的首款普惠家财险“沪家保”等等。

不同于过往的传统家财险产品,上述城市定制普惠型家财险堪称家财版“惠民保”,普遍有着地方监管或行业协会统筹、多家保险公司共保、城市定制的特色,且普遍遵循了低保费、高保额的普惠性质。在保障的基础上,多数产品还可提供管道疏通、空调清洁等居家维修服务。

详见:

2023年8月18日

暴雨侵袭,家财版“惠民保”加速扩容!小众险种能否突围?

显然,在政策的指引号召下,保险公司正瞄准普惠保险这一巨大蓝海市场,从各个细分维度进行精细化开发。在专业人士看来,参照惠民保的发展路径,普惠保险产品将承担更多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使命,未来有望成为各地实施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相关险企应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推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群众的普惠保险产品,以占领市场发展先机。

基于上述设想,普惠保险未来能否孕育出类似惠民保这样的爆款产品,值得期待。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地区能够像上海一样,通过打造服务平台、引入数字化手段,推动普惠保险的创新发展。